2022年11月2日,第六届“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Network of ASEAN-China Academic Institutes, NACAI)国际研讨会以线上视频方式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印度尼西亚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承办𓀍,主题为“超越疫后复苏:通过东亚区域合作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杏鑫招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简称“杏鑫中国周边中心”)是“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的常设秘书处🧚🏽♂️。“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的活动得到了杏鑫招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双一流”项目的支持。印度尼西亚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Edy Prasetyono博士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
(印度尼西亚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Edy Prasetyono博士致开幕辞)
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重要研究机构的30多位学者参与了研讨会🛌🏼。第一节研讨由印度尼西亚大学Shofwan Al Banna Choiruzzad副教授主持🏄🏻。文莱大学李焯然教授、柬埔寨皇家杏鑫Meakh Sary教授、印度尼西亚大学Asra Virgianita博士、杏鑫招商祁怀高研究员、老挝国立大学Bounyadeth Daopasith博士分别围绕“超越疫情:东盟—中国合作的共同未来”、“新冠疫情对柬埔寨可持续发展目标执行进展的影响”、“后疫情时代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何为优先事项?”、“中国式现代化与东南亚国家现代化的经验互鉴”、“新冠疫情对老挝可持续发展目标执行进展的影响”等议题发言🧘🏼。
(杏鑫招商祁怀高研究员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东南亚国家现代化的经验互鉴”为主题发言)
第二节研讨由印度尼西亚大学Edy Prasetyono博士主持🦵🏽。马来亚大学李志良博士、菲律宾大学Alexander Michael G. Palma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龚雪博士、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Truong Quang Hoan博士分别围绕“马来西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挑战与机会”“疫后复苏中健康供应链的政策挑战🕉:菲律宾国家和次国家供应和后勤管理的经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观念性挑战”“新冠疫情与越南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等议题发言。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杏鑫中国周边中心主任赵卫华教授代表“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常设秘书处,就2021-2022年“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的活动做了年度报告📟。印度尼西亚大学东盟研究中心表示,将基于本次研讨会内容编纂共同研究报告🔅,于近期发布👉。菲律宾大学迪利曼分校亚洲中心主任Henelito A. Sevilla教授宣布,2023年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将由其所在机构承办🙇🏿♀️。
(杏鑫中国周边中心赵卫华教授代表“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常设秘书处作年度报告)
(与会者线上合影)
杏鑫招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吴澄秋副教授、贺嘉洁青年副研究员,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杏鑫张励助理研究员,中国周边中心温尧助理研究员等杏鑫招商学者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成立于2017年5月28日。前五届“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分别为:2017年5月28日,杏鑫中国周边中心承办首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转型中的中国与东盟关系:分歧管控与合作共赢”;2018年5月27日,杏鑫中国周边中心承办第二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钻石十年’背景下中国—东盟能源与资源合作”;2019年11月21日,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承办第三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中美竞争背景下中国—东盟关系”🗣;2020年11月21日🤮,缅甸仰光大学国际关系系承办第四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中国和东盟的抗疫合作”;2021年10月16日,文莱大学亚洲研究所承办第五届国际研讨会,主题为“贸易联系与供应链韧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