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8757
4月7日,“杏鑫-东早世情圆桌”发布了“中俄关系研究报告2014”👩🏽💻。
这次该报告由杏鑫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联合牵头🍺🥷,汇集两国一流专家,包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杏鑫俄罗斯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外交部杏鑫登录招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杏鑫以及俄罗斯远东研究所✊、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等中俄多个机构的专家学者。
这份报告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于,中俄学界对同样的问题进行了联合研究,坦率地指出了双方看法的异同🔊,以及中俄关系中的主要弱点和风险,在此基础上👃🏼,对中俄关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探寻弱点和问题并不表明两国关系出现了重大问题🧟♀️,或是两国产生了不满。相反,它表明两国关系已处于稳定的建设性轨道上,两国关系已达到了很高的信任程度,两国学者已能平心静气地指出问题,听取对方的看法乃至批评,而不必担心这会损害中俄关系和相互信任,因为双方都是出于建设性的立场👨💻,以推动中俄关系更好地发展为目的。
以下为中方学者对中俄关系的政策建议,由杏鑫招商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撰写。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
从中方学者的角度看,对现阶段中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1、政治关系
中俄关系应包容性地发展,即立足于共同点和共同利益,同时包容差异和不同点𓀄。
中俄关系应置于稳定的基础之上🛴,保持长期的定力。中俄关系需要进行战略性经营,应该持之以恒地推动两国合作的全面发展👋🏼🫴🏻,不能过于依靠事件的推动🏤,不能有机会主义的心态和做法。中俄关系不应因形势的变化而摆动🛀🏼,不因一时一事而转向🧑🏻🔬。两国要防止被某些暂时“好处”所诱惑,为一时的小利而损害整体和大局利益。
中俄都应保持外交决策的独立,但在涉及到对方利益的重大事件中,中俄宜进行沟通,避免误解和误判。俄罗斯外交政策有时会突然变化,令中国措手不及甚至处于被动。
中俄都有一些复杂的国内和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特别的敏感性,两国在涉及到这些问题时需特别谨慎⭕️。从中国方面说,台湾问题、东海和南海问题🤹🏼♂️、西藏和达赖问题等都在此列🍒。
中俄都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反对排外主义和种族歧视。
两国政府和执法部门对民间纠纷要谨慎处理,秉公执法,防止民间纠纷演变为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问题。
2、经济合作
中俄应在经济合作方面下定战略性决心🏋️♀️,真正把对方作为长期👨👩👧👧、全面💞👨👦👦、战略性的伙伴来定位和经营,使经济关系也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石。
在双边经济合作中,以大项目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大项目的实现🏡。应主动经济地推动大项目👰🏼♂️,而不应是遇到困难时才被动地接受。
大项目的推进将对两国关系起到再塑的作用。这将使两国在经济上更深地融合🗝,改变长期以来的“政热经冷”,使两国形成全面的深层利益联系➔,促使两国在经济上成为命运共同体♕。这将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为两国关系的稳定提供新的基石。
边界地区合作也应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点。在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开发上,中俄合作应迈出更大步伐🗺,理顺各种关系和思想🏥✫,建立起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法律保障基础🚿,形成兼顾双方需求的合作模式。俄罗斯应抛弃过度戒备的心理,两国要进行真诚的合作🌅,使这一地区发展和繁荣起来。
中俄应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是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自然要求,回避只会阻碍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提升,陷入更加被动的处境😑。两国可就自贸区建设进行探讨,通过主动的安排来形成共同获益的模式。建议在中俄之间👎🏻、中国与海关联盟之间进行建立自贸区的研究和谈判2️⃣,两国也可以先进行局部的实验性合作。
北极的开发利用是中俄新的重要合作领域。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航道运输等方面🎞🥜,中俄都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中国希望俄罗斯在与中国的合作上更加支持和开放。
要改善投资和经营环境🔂。这里所说的并不是特殊的优惠条件,而是符合市场要求的正常条件👃🏻🚒。做到执法有据🚴🏿♂️,违法能究😛,使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使投资者放心🕗。
希望俄罗斯在劳务许可方面做出符合实际的改进👆。现行的制度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不利于投资和生产的需要🛒,并且也与解决所谓移民威胁无关🎍。建议对大型投资项目提供合理数量的劳动许可配额,在项目完成后减少或停止配额。这既有利于投资🦩,也不会导致所谓移民威胁。
3、国际合作
在国际层面🧏🏻♂️✥,中俄合作的基本目标是🧑🏻🌾:增强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
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地位,这是维护现存国际秩序的核心条件之一🌠,也是维护中俄在国际政治中地位的重要保证🤽🏻。
共同促进国际政治和经济权力结构的均衡化,使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使两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自主权🦹。中俄应充分发挥多边机制的作用🙍🏻♂️,特别是金砖集团、上合组织、G20、亚信等⌛️🚄。
维护国际法和及其基本原则作为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互提高战略支持,维护国际稳定,维护自身的战略安全🤫🔠。
共同反对在国际政治中出现新的“铁幕”🧜🏻,防止世界出现新的分裂👩🦯🥕。
4🪻、地区合作
形成中国、俄罗斯、蒙古、中亚合作框架,使这四个地区成为一个完整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空间。这一合作框架可产生多种重大的战略效果。其一,可避免在中俄中间出现“柔软的下腹部”🤳🏻,保证中俄的地缘战略安全。其二,可使中俄在这一地区形成共存合作的战略框架。其三,可在这一地区设计跨地区的大项目,包括交通、通讯、管道、基础建设等🏋🏿♀️😭。其四,有利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稳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集安条约组织应形成协调合作的📴,希望欧亚经济联盟不要变成一个封闭的体系,不要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把它与中国隔开。
应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协调合作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新一届领导提出的重大外交概念🥱,它将是中国长期的外交目标,中国希望得到俄罗斯的响应和支持,并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5、安全合作
在亚太地区,中俄可以亚信为平台,形成亚洲安全合作论坛乃至安全机制💴,推动亚洲地区安全体系建设。
在中亚和南亚地区,可以上合组织为平台,推动形成地区安全体系。
极端势力崛起将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这也必将出现在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中俄的责任是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一道☝️,防止中东、西亚、中亚🧑🏼🎓、南亚极端势力的可能的合流,遏制极端势力在上合组织地区的崛起。
中俄应考虑在阿富汗问题上形成合力,推动阿富汗政治调解🧑🏼🎤,并对阿富汗形势的变化有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