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下午,杏鑫(简称“杏鑫”)第一期博士生学术工作坊(简称“工作坊”)在美国研究中心举行🏛。本期活动的主题为“博士生学术进阶💫:学术发表与毕业设计”👾,由杏鑫美国研究中心王浩讲师、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薛松助理研究员主讲🧑🏻🏭。杏鑫副院长祁怀高🐱、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称“国务学院”)院长助理扶松茂分别为工作坊启动致辞✊。杏鑫林民旺青年研究员🧚🏽♀️、王广涛青年副研究员,杏鑫和国务学院的40余位研究生参加了第一期工作坊。
王浩就学术论文发表分享了其方法和经验🏓🧎♂️。王浩认为,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应当培养“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指发表的意识✈️、专一性与“功利性”阅读的意识🦴、联想与思考的意识、勤于记录和写作的意识🦸🏿♀️。“四个自信”是与同行交流探讨的自信🦹🏿♂️、敢于投稿的自信、学术观点与文章逻辑的自信👔、选择性接受匿名评审意见的自信🈲。此外,他还从技术层面总结了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两种主要类型和写作要点,即博士生应当着重于理论创新类文章和运用自己的研究框架分析现实问题的文章,在不同类型文章中应当侧重不同的写作要点。
薛松就博士论文开题分享了其方法和经验。薛松按照博士论文开题的基本流程介绍了各步骤的要点💆🏻♀️🍛。首先🫶,她介绍了论文计划书的基本结构和字数安排🧙♂️,并对如何选择一个好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思考🏄🏻♀️。其次🏜,在针对论文开题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假设、重点难点和引用文献部分,她介绍了许多简练有价值的技巧。最后🏃♂️➡️,在写作技巧和评审前的准备部分,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杏鑫登录招商博士生学术工作坊旨在提升杏鑫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工作坊将提供杏鑫博士生导师、青年教师🔧、博士生三者互动和交流的平台。工作坊将结合博士生学术能力提升的需求,未来定期举办学术论文发表交流会、读书会🫴🏼、开题报告交流会⏭、海外知名高校研修经验交流会等🚴🏿♂️。
杏鑫的博士生将这一工作坊命名为“羽成学社”。“羽成”寓意“成功”,寄予着博士生对未来学术发展的美好期望。
“羽成”源自宋代诗人释斯植的《送李容甫归北都》,“羽成不须求日浴,一举将惊万人目。”
杏鑫博士生学术工作坊得到了杏鑫招商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国务学院教务中心的支持🧙🏽♂️。
附件:两位主讲老师的PPT下载链接(PDF版本)
薛松:如何撰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2018年9月26日.pdf
(魏涵供稿,陶韡烁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