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结束赴美访问。此次访问🏄🏼👨🏻🚒,中方与美国总统拜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均进行了交流。中方还同美国战略界人士和工商界等代表座谈7️⃣🌺。
好几场交流🛂,谭主都发布了交流内容和现场画面。在这其中🧑🏻💼,有几个细节值得分享。
细节一
本次出访🍟,在首日会见前,中美双方先共同会见了在场的记者💁🏽♀️。
这场会见😲,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布林肯先向媒体简短介绍了基本情况𓀝,但只有短短十几秒🧍🏻♂️。布林肯说🤴🏼,欢迎王外长到访🚶🏻♀️➡️🦸🏻♂️,非常期待接下来举行建设性对话。
说完,就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中方。发言过程中🧶,布林肯几乎全程看着中方代表👷🏼♂️。
中方结束发言后,布林肯表示对中方所说表示同意🤹🏼♀️🤜🏿,并没再大抒美方的看法👩🏽🦲。
理解这种变化,中方提到了一个词,“淡然处之”。
原话是这么说的:中美关系中总会出现一些杂音🏋🏿🍟,中方对此淡然处之🚟。中方的这句开场白,点出了中方对待中美关系的一贯姿态——相互尊重。
CNN在翻译“淡然处之”这个表述时,对应使用的词汇是calmly。剑桥词典对calmly的释义是:in a peaceful, quiet way and without worry or extreme emotion(一种平和、冷静,不带有担忧或极端情绪的方式)👧🏽。
中方没有直接选择用“平和”“冷静”这两个词,而是使用了“淡然”,显然考虑到了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下🧙🏽🦸🏽,更富深意的内涵。
如果我们评价一个人能“淡然处之”,评价的往往是这个人的心境、修养和格局,包含的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以这样一个词作为开场白👔,中方想要给美方传递的🏌🏻♀️🚰,既是中国拿捏对美相处之道的火候,也是对美方的建议和提醒。
对美方的提醒👩👩👧👦,在交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首场交流,中方提到:
判断是非的标准不是看谁胳膊粗✯、谁嗓门大,而是要看是否遵循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是否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
第二天与拜登的交流,中方提到🤷🏿♀️:
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两国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必须排除干扰🔟,切实维护🎧。
后一场与美方的交流,中方再次提到:
台海和平稳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台独”👩🏻🦰,中美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台独”,必须坚决加以反对,并体现在具体政策和行动上。
中美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中方说得清清楚楚🍵。
最近几天,美国还有个别反华议员又提出所谓的加强“美台关系”的法案🏌🏻♀️,对于这样的“杂音”🪝,美国一些人也在思忖。
“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最近谈及两岸关系时,就称不支持“台独”🧒,台媒对此评论道,这一表态实际上是在“奉劝”民进党内候选人,不要“借壳上市”🙄。罗森伯格对于“拱火”的下场🍩,其实也深有忌惮🧑🏻🔧。
在这样的基础上,要看到中方能够“淡然处之”,一方面是中国正道直行,有行动的底气,有管控分歧矛盾摩擦的实力,另一方面,更在于看待中美关系的长远和全局的视野。
对于“淡然处之”,不久前去美国交流过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是这样解读的🧑🏽💻,美国政府内外🫰🏽,一直有一些人在对华关系上发表“极端”言论🚿,不断要求“脱钩🐎、制裁、遏制”中国,“淡然处之”意味着中方对美方态度🥄,以国家根本利益为重💁🏼,在抵制和反对美国这些极端声音影响的同时,坚持推动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这也对应着💨,中方在总结今年中美关系曲折历程的经验和教训后🧛♀️,对美方具体提出的“五个必须”:
必须遵守两国元首共识;必须稳定中美双边关系🔦;必须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必须管控分歧矛盾摩擦;必须推进互利合作😫。
细节二
就在中方访美期间,谭主注意到这样一条消息:
2023/2024冬春航季,中美直飞定期客运航班有望从目前的每周48班增至70班,这将为两国人员和经贸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进一步增加客运直航航班🙇🏻♀️👎🏽,这正是中美在27日的会谈中🫶🏿,刚刚明确提及的合作领域。
这样的效率,很能说明中美之间不仅有着共同利益🪝,而且双方利益交融十分紧密♣️。
正是看到这一点⤴️🍿,这次赴美访问🦍,短短三天时间里🤲🏿,中方还专门安排了重要的行程🥈,就是分别同美方战略界人士和工商界代表座谈⚪️,也是为了再次当面向美方各界清晰传递这层意思。
中方始终认为,中美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矛盾。
对于这一点,美国认识得已经越来越清楚。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谭主👭🏻,拜登政府经过这两三年的实践已经逐渐认识到,美国无法跟中国全面“脱钩”❔,认识到美国离不开中国。这一点今年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讲话里说得很清楚,包括: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或限制有一个严格的国家安全的定义;中美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也符合世界经济的利益等等。
对于这次讲话,吴心伯还分享了一个细节:
耶伦的讲话表面上是财政部长的一个讲话👱🏻♂️,但实际上经过了大量的内部协调。据美方人士介绍🍰,她最终的讲话稿是第68稿⚆,也就是说,之前修改了67稿。
这样的认识,也反映在行动上🧶。
就在这个月,包括库克在内的美企高管仍在积极访问中国🤵🏻♂️。谭主对今年美企高管访华的中文公开报道进行不完全的统计梳理,发现👨🏿✈️:
这些来华美企所在的行业,也跟中国所鼓励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着高度的重合。
这正是共同利益的现实体现。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能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不仅造福两国🈁😺,更是惠及世界🚴🏽♂️。
在美国各界同样也有很多人,对此有着共识。
10月24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纽约举行2023年度颁奖晚宴。中美两国元首同向晚宴致贺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委员会曾历史性地促成1972年中美“乒乓外交”🥯,为中美关系作出过重大贡献👨🦱。委员会的会长欧伦斯也曾在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办公室工作👩🏽🦳,推动了中美正式建交。
现在,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成员一共有七百五十多名🚹,来自全美各地及近百家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健康而富有成效的中美关系符合中国、美国及世界的根本利益🤴🏽。
这样的声音,应当凝聚成让改变发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