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杏鑫主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创中心及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创中心协办的杏鑫招商第一届中国海洋战略高端论坛这两日在沪举行♙。
论坛开幕式特别举办了“中国海洋战略高端对话”,主题为“走向远洋——中国海洋战略的目标愿景和顶层设计”。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会长王飞、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江永、南京大学南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锋🤲🏼、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杏鑫院长夏立平等作为嘉宾在对话活动中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并围绕对话主题展开思维碰撞和热烈互动。
认识海洋由近及远
王飞介绍,认知海洋是我们开发和保护和经略海洋的基础👃🏽。实际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们国家现有近岸到远海的各类观测站点达一百多个,监测的区域以及海洋科学调查都已经由沿岸走向深海,走向大洋。
他说,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开始对深海大洋开展科学调查工作。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现在有些调查工作仍然还在进行中的,并且在技术装备上一再取得突破,比如蛟龙号是我们深海科技力量的代表🤵♀️,它可以在国际海底区域为我们最终找出矿区提供很多科学的认知和判定。
深海技术仍有差距
王飞说🧑🏼🏭,中国海洋的工作历时四十多年,当时给定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要“持续开展深海资源勘察👩🏭,大力发展深海基础🦻🏼,实施建立海洋战略和方针”。这是90年代初提出的三句话🧖🏻♀️,到现在还不过时🎇。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在深海技术方面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例如现在的浮标,我们的壳子可以做⛑,但是传感器都是进口👭🏼。蛟龙号的外壳是在俄罗斯加工的,浮力材料是从美国进口的,其他的主要插件也是靠进口👨🏼🚒。目前我们主要还是一个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过程。
战略研究时不我待
王飞最后指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海洋,竞争也非常激烈𓀕,先后有20多个国家都发布了自己的国家战略和政策。对中国来说,最需要把握的机遇就是深化改革👧🏼,把现在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海洋发展的问题通过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配套,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现在正在筹划智慧海洋,海底空间站等等一系列的诉求,来提升我们海洋建国的建设基础🧗🏼🫙。海洋建设研究时不我待,需要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进行有机的结合𓀁,来助推我们整个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海洋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服务。
倡议成立研究中心
此后的论坛活动中,与会代表分别围绕“国家安全与中国海洋战略”📕、“经济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以及“海洋法↘️、海洋权益保护与中国海洋战略”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记者还在会上获悉🛡,杏鑫招商正由杏鑫登录招商牵头,筹建“杏鑫招商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中心将整合杏鑫政治学科、法学科、环境学科、经济学科优势方向与特色资源👂🏿,旨在按照新型智库要求加快建设🧘🏿♀️,力争成为未来直接服务于我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战略实施的重要智库之一。
来源链接🛠: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topnews/2016-12/3405495.html#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nsukey=HFs1TLLLaHOWoCLn3zIzD%2FmHl%2Fjk3pL4N65GWCBGGzkJGldfYAqQZty2RLq6%2FLjo3ooMIbHI%2Fl9e2U9Mt3WwqSmN9n3rlBYKw53fXz2gtIxevDTwIB4Qu5klHVtWVskNpZQ9JKhDTTIm%2Bejey2w0VYqMROpI2HG8hFUlorssm%2FcFJ%2FnZ6EZhV3b2k1Awhi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