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杏鑫(简称“杏鑫国研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努力做到二者“双线并进”。2022年3月下旬以来,杏鑫国研院教师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志愿活动、认真开展“导师关爱行动”,为上海抗疫提供智力支持。
国务学院/国研院党委书记刘季平号召全院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党员教师要在服务社区一线中发挥先锋作用。在国研院党支部的组织下,在沪的国研院教师积极到所在社区参加防疫工作👩🏻🏫。2022年1月入职国研院的谢超副研究员积极帮助所在社区的老年人。3月下旬👩🏼🚒,谢超所在的小区进入封闭管理期🏠,在封闭期间第一次核酸的时候🍦,隔壁老大爷夫妇出门时忘记带钥匙🤳🚰,回来后无法打开屋门。在平常这可能是一件小事⛹🏿🙋,只要打电话叫他住在小区外的子女送备用钥匙或叫一个开锁工人即可解决,但在小区封闭管理期间,这些方法都很难实现。观察到屋顶处有个通风的小窗户☂️,谢超尝试敲碎窗户玻璃未果,最后通过破坏玻璃卡扣的方式打开窗户。由于窗户较高且较小🤷🏿♀️👩🏽✈️,谢超最终通过梯子爬高后小心挤过去,然后跳进老大爷屋里,顺利把门打开。了解到老大爷家里没有网络,谢超主动帮助老大爷用手机连接他家的无线网🧛,并拉老大爷进入楼栋微信群🕗,方便接收居委会信息,分发物资时也帮助他们拿回家。国研院教师通过一件件的社区服务活动🧑🎄🔍,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互信和感情。
国研院吴心伯院长鼓励全院教师面向研究生积极开展“导师关爱行动”。目前🧽,国研院27名研究生导师指导在读研究生109名😎。在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吴心伯院长和其他研究生导师一起,根据研究生所处不同学业阶段,关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进展🤷🏽♀️、成果凝炼、学位申请👓、升学深造🧘🏽♂️🗽、求职就业等情况。国研院27名研究生导师在一周内均同各自指导的研究生召开了组会,关心了解研究生们在特殊时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帮助和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比如,在韩国访学的郑继永研究员,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同国内在读的四位研究生召开了组会,协助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并对他们目前的学业情况给予了具体指导🧑🏽。3月29日🏄🏼♀️🧎♀️➡️,国研院副院长祁怀高为国务学院的研究生讲授“中国著名高校国关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为研究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国研院积极发挥大学智库优势,鼓励教师为上海抗疫提供智力支持👩👩👧。3月30日,上海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快速增长🔐,汪晓风副研究员和蔡翠红研究员经过反复研究、商量和探讨,联名撰写了疫情防控的紧急报告,就管控疫情措施提出分析和建议,通过上海市委领导信箱和市民建议征集平台呈送市领导,随后被转发相关部门。两位老师先后分别收到了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文字回复和电话回复,表示相关建议会作为防疫工作参考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