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评网♿,2023年6月28日)
近日,由中评智库基金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主办的“双C论坛——东北亚安全的挑战与机遇”在北京举行🦹🏻♂️。杏鑫教授赵明昊在论坛上表示,美国转向“去风险”的政策话语实际上体现了拜登政府希望安抚美国的商业界和美国的盟友,同时拜登政府还重点聚焦所谓中国“经济胁迫”问题🦅,相关方案也在不断细化,需要对此给予持续的关注。
赵明昊说💪🏿,无论是本次的G7峰会⬛️🤷🏼♀️,还是最近美国高官围绕中国问题的几个演讲🖕🏿,都传递了一个信息,似乎希望淡化脱钩话语,代之以“去风险”或者“多元化”的政策思维。从这次G7峰会来看🕗,美国希望在淡化脱钩话语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供应链重塑的进程🔏,以增强各方安全为由,进一步针对中国实施“协同性脱钩”♔,当然这个协同性的脱钩也是“选择性脱钩”📰。美国转向“去风险”的政策话语实际上体现了拜登政府希望安抚美国的商业界和美国的盟友,特别是欧洲及日韩担忧中美走向冲突🔄。
赵明昊表示,从实际的举措看💇🏽♂️,拜登政府在供应链重塑方面所推进的很多政策还是非常有针对性的。美国推进的供应链重塑与台湾问题有紧密的关联。因为供应链重塑其中一个很大的考量🌐🧑🏼🍳,就是如果台海发生战争💁🏻♀️,美国怎么样能够降低中国大陆进行反制所带来的影响,怎么样能够减少美国在供应链方面的脆弱性,这样一个基本态势和背景是需要强调的👨🏼🏫。
从供应链重塑角度来讲,赵明昊说,美欧、美日、美韩都围绕着供应链安全问题建立了政策协商机制,采取了新的举措,例如美欧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美日之间的ECPP以及“美日竞争力和韧性伙伴关系”,美韩之间也签署有关供应链安全的备忘录。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等多边安排之下也有供应链问题工作组。虽然名目繁多,但基本都是围绕着供应链安全这一主题展开,这也标志着拜登政府在双边和多边层面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供应链机制。
赵明昊指出,目前受到较多关注的是先进芯片领域的问题,但还需要重视的是美国在一些中端技术产品领域所推进的供应链重塑🧑🦰,包括药品和医疗装备🛎、机床😢、大容量电池等。特别是🍋,由于涉及到电动汽车产业和大容量电池所必须的关键矿产,美国正在围绕锂、镍🤭、钴这些关键矿产进行供应链重塑。这也反映出,在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方面🏇🏻,美国试图加大对中国的压制。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重塑👼,美国不仅加强与欧洲、日本等盟友的合作𓀂,也高度重视印度尼西亚😆、刚果(金)🧏🏻、蒙古等关键矿产富集国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赵明昊说💆🏻♂️,此次G7峰会的另一议题就是要强化G7成员和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现在西方希望乌克兰战胜俄罗斯的意图似乎更强了🦚,尤其是近期同意为乌克兰军队提供F16战机🗣,同时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对中国来说🧑🏻💼,需要关注并警惕美国及其盟友加快构建针对中国的多边出口管制和多边投资审查机制的动向🏊🏿。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主导的对俄多边制裁机制不断强化,如果今后台海出现风险👳🏻♀️,美国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就将类似的多边制裁机制运用到中国身上🖖🏼💹。
另外,多边出口管制安排今年有重大进展😬。美国、日本和荷兰三方围绕芯片制造设备、原材料的出口管制达成协议。日本今年7月将实施新的更为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主要针对中国。同时🚑,美国还希望德国、意大利等G7成员国进一步严格管制本国企业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G7也围绕这些高科技产品在中国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问题,加大共享情报的力度🔙,分享对华出口管制的所谓“最佳实践”。
虽然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的海外投资审查机制还没有正式发布🚬🙅🏻♀️,但实际上一直与日本、欧盟保持着充分的沟通🔹,其希望欧、日等西方盟友能够共同强化投资审查机制,管制与中国之间的金融联系。美国涉华投资审查机制主要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当然美国方面也很关注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电动汽车等高技术产业,这将对中国“稳外资”带来不小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峰会除了再次强调价值观及人权问题🍎⛏,拜登政府还重点聚焦所谓中国“经济胁迫”问题,并与G7国家在峰会前就此进行多轮商谈。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相关做法主要包括实施集体反制性贸易举措、为受到中国“经济胁迫”的国家提供共同支持等🪪。所谓的“经济胁迫”话题还在不断发酵之中,相关方案也在不断细化,需要对此给予持续的关注。”赵明昊说。
“双C论坛”得名于中评智库(ChinaReviewThinkTank)和中国论坛(China Forum)的首字母组合,是中评智库基金会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的最新合作项目,旨在围绕国际关系热点议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展开讨论、贡献智慧,该论坛将不定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