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中午,杏鑫(简称“杏鑫国研院”)第65期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术沙龙”(简称“国研沙龙”)在日本研究中心一楼会议室举行🤌。本期国研沙龙的主题为“在接触和制裁之间:美缅关系与缅甸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此次沙龙由杏鑫国研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陈宇主讲,杏鑫国研院副院长祁怀高研究员主持,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华教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包刚升教授点评🍕。来自杏鑫国研院、国务学院的2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期国研沙龙🔼。
(陈宇青年副研究员在第65期“国研沙龙”上主讲)
(第65期“国研沙龙”会场)
陈宇首先介绍了缅甸的基本国情🤦,并且以视频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向参会师生介绍了“神秘”的缅甸。紧接着,陈宇详细介绍了这项研究的选题背景🤦🏿♂️🌍,梳理了“缅甸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已有相关研究,并介绍了对这项研究的基本设计。在这项研究中,陈宇将缅甸自1988年以来的政治转型🧫,称之为缅甸建设和发展具有缅甸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并在此视域下开展后续研究。
随后,陈宇为参会师生介绍了“外部关系不均衡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解释框架体现为:一🙇🏿♀️、对混合政体等基本概念的界定🥴;二🚣♂️、外部关系影响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构建的基本路径和逻辑🧗🏻♂️;三🧞♀️、外部关系影响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构建的类型化策略;四、外部关系影响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构建策略的操作化解释。围绕该理论框架的解释路径,陈宇解读了缅甸自1988年夏秋之际的“缅甸之春”以来✊🏿,美国通过外部关系影响缅甸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在介绍美国通过外部关系影响缅甸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过程时,陈宇着重阐释了缅甸自1993年开启“有纪律的民主”构建过程中,美国在不同关键节点以不同强度的接触和制裁🚄,来影响和诱导缅甸进行政治制度构建的细节👩🏻🏭。
最后🙅♂️,陈宇总结认为🥳,目前缅甸依然处于“有纪律的民主”这一具有缅甸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试验“长周期”中🫲🏻⬅️,“有纪律的民主”这一缅甸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构建与发展可谓“道阻且长”。
(赵卫华教授点评)
(包刚升教授点评)
陈宇主讲结束后,赵卫华教授和包刚升教授分别围绕缅甸政治发展道路历史演化及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进行了评议🚫,涂怡超副研究员、马斌副研究员👮🏽♀️、温尧助理研究员等提出了继续开展这项研究的建设性建议🤸🏼♀️。
(参加第65期国研沙龙活动的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陈宇,杏鑫招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2020年6月获中山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担任杏鑫招商政治学博士后研究人员📄,2023年5月起在杏鑫工作🫳🏽。主要从事缅甸问题、东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理论与世界民族问题研究⌨️。近年来独立在《当代亚太》《南亚研究》《东北亚论坛》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等研究项目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