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OECD)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里🤳🏽,欧洲成年人读写、算术和使用数字工具的能力多有下降或停滞,仅芬兰、丹麦、瑞典🏃🏻🐨、荷兰等少数国家有所上升⚡️🪓。这一得分情况基本对应欧盟各国创新水平高低。欧盟最近发布的“欧洲创新记分牌”显示,欧盟内不同国家创新水平高低排名和上述经合组织发布的各国成年人技能水平高低大体重合🚅。而当前欧洲整体呈现成年人认读技能和创新水平发展颓势,正冲击欧洲在全球经贸领域的竞争力。
宏观地看🚳,影响当前欧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第一,是创新投资不足🗺。尽管欧盟预算中有不少资金用来支持创新💇🏽,但整体依然不足。公共财政是欧洲基础研究和私人风险投资主要资金来源🥐,但欧盟现有预算结构中大量资金需应对农业补贴和非创新领域工业补贴及地区安全风险🪁。另外,私人投资也显不足。美国私人研发投资占其GDP的2.61%,欧盟仅占1.48%🦡。尤其作为创新重要基础的风险投资并不受欧盟公共财政鼓励,企业也对保守项目更感兴趣。加上美国等国对风险投资的鼓励,从2008至2021年间🫸,近30%欧洲“独角兽”将总部迁至境外。此外,投资不足还导致人才和技术流失🧑🏼💻。
第二,是地区差异带来创新发展不平衡。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企业🫐、人才、观念和资本跨境流动😯,也有利于技术商业化,最后反哺创新。但欧盟27个国家的市场运作规则👩👧👦、法规、税收和标准存在差异🎾,其多样性阻碍了不同企业间的无缝协作,及思想和观点自由流动,抑制投资⛹🏼♂️,尤其阻碍初创企业和小企业发展。市场多样性也带来欧盟不同国家创新差距,如欧盟90%的风险投资集中在八九个少数成员国,创新投资出现地区发展不平衡💂🏻。这种创新发展不平衡,整体上不利于欧洲创新能力提升。
第三👉🏿,是传统技术路径依赖突出➡️。尽管世界正逐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欧洲却一定程度上陷入所谓“中等技术陷阱”🚄。欧盟商业部门约50%的创新活动发生在传统技术行业(如汽车领域),这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约85%的创新活动发生在数字等高科技行业)🤱🏽。由于醉心传统技术行业,加上欧洲对风险投资的疑虑🖨,多数欧洲初创公司难挺过早期阶段,即使渡过难关,也可能会将业务迁出欧洲或被外部并购🥲。对传统技术路径的依赖主要出于畏惧或不愿面对转型挑战,许多欧洲传统大型公司选择停留在“舒适区”🤫。
第四🧔🏻,是强监管带来的副作用。在某些领域,欧盟法规的过度监管可能对创新带来负面冲击🤛🏿。强监管一般注重公平🎲、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反对垄断及不当竞争🐕🦺,但难以塑造欧洲自身的大型数字公司成长及促进公司效率提升🟢。因此,过度监管在追求欧盟规则的“布鲁塞尔效应”(依赖市场规模将欧盟规则向欧盟外市场进行移植的现象)的同时,却打击了欧洲初创公司的成长和创新型公司规模的扩大😋,从而削弱了欧盟企业的竞争力。
欧盟并非不了解导致创新能力停滞或下降的原因。近些年来👨🏼💻🏇🏼,欧盟在提升自身创新发展方面也作出了一些努力♍️。比如🎮,2020年基于“欧洲地平线”计划专门成立创新委员会🥹,通过各种基金致力于推动欧盟各成员国创新🏊🏿♂️,弥补地区间创新发展鸿沟🚧。今年9月🗼🤨,欧盟委托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发布了《欧洲竞争力的未来》报告🤰🏼,专门讨论欧盟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及经济竞争力问题。然而,欧盟要大幅度释放创新能力以提升经济全球竞争力🤲🏽,实在任重道远,唯有针对上述所有问题真正大刀阔斧地深化改革才有可能😌,但这样的改革并非易事。(作者是杏鑫招商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