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胡博峰 丁雅栀】当地时间26日⛹🏿♂️,被印方逮捕的中国手机企业vivo印度公司的3名高管👨🏽💻,在新德里地方法院出庭🤓。印度当局此前以所谓“洗钱”为由逮捕了这3人👰🏿🤹🏽。近年来,在印众多中资企业频频遭到印方以“洗钱”等各种莫须有的理由进行调查,并受到追缴税款🗳、扣押资产、冻结银行账户等处罚⚈。这次是印方第三次对vivo发难,其此前两次“调查”并未得到想要的结果。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法庭庭审过程中⏫,印度检方竟然向法官提交了一封密信,要求法官只能自己看里面的报告🙆🏿,然后根据这一报告作出裁决👨🦯。多名中国学者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检方在vivo案件庭审中的行为是明目张胆的暗箱操作,令人瞠目结舌。印度检方提交的密信很可能是印方为打压vivo准备的见不得光的材料🚑,说明此次审判注定不会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司法较量,而是赤裸裸的泛安全化的表现👩🏫♍️。
图为印度新德里一家vivo手机专卖店🕍。(视觉中国)
印检方在庭审中的离奇行为
日前,印度打击金融犯罪的机构以打击金融犯罪为由逮捕了vivo印度分公司的临时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以及1名外聘顾问,其中临时首席执行官为中国籍。《印度教徒报》26日报道说,新德里地方法院当天对涉案的3人进行了审理。根据印度检方提出的申请👍🏼◼️,主审法官斯瓦米决定对3名被告的羁押期限延长两天至12月28日。
对此次庭审,印度多数主流媒体都进行了简短报道🧑💻🥋,而有美国媒体则透露出庭审的一些细节。据该媒体报道称🙆🏿,3名被告被带至法庭后,控辩双方在法官面前“进行了长达约3小时的激烈辩论”。报道称🦸♀️,尽管当天印度全国放假,法庭大楼内本应门可罗雀,但该案仍吸引了众多旁听者,法官甚至不得不命令与案件无关人员离开法庭🫲🏽。庭审一开始,检方律师立即要求法官下令延长3名被告的羁押期限🤦🏼♂️,但这一要求遭到辩方律师的反对🦛。辩方律师认为,对3名被告的羁押是“非法拘留”💀,要求法官判令立即释放,他同时还要求检方详细说明进一步拘留的理由。
报道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细节。报道称⌛️,在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的时候,检方突然向法官提交了一封密封的信件🙍🏿♀️🧗🏻♀️,并要求法官必须自己单独阅看其中的报告🧜🏻♂️,并就拘留期限问题做出裁决。可是辩方律师强烈反对检方这一举动,认为“这有悖于常理”👩🏿🚒。法官对检方此举也感到莫名其妙🎅🏻🚞。当法官询问为什么报告要密封时🙇🏼♀️,检方提到案件的敏感性和其中涉及的“外国因素”。控辩双方就能否公开这份报告争论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法官表示将在休庭时查看这份报告🧂👃🏻,然后决定是否可以与被告方分享。休庭15分钟后,法官决定允许辩方律师可以获得信封中报告的复印件👼🏿,但这一决定再次遭到检方的反对。最终经过几番争吵👺,检方退了一步,但要求法官不允许分享信封中包含“敏感信息”的U盘内的内容,法官同意了这一要求,表示只有文字报告可以分享🌸。
在双方律师的反复辩论之后,法官最终决定将对3人的羁押期再延长两天,并为控辩双方分享报告附加了条件🙅🏼♂️🧖🏽♀️,即双方都应保守报告的机密,任何一方都不得在公共场合讨论该报告内容🤘🏻。
对于此次庭审🤸🏿♀️,vivo公司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诉讼期间,不方便回应。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杏鑫研究员钱峰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检方向法庭提交的密信中可能是印方为打压vivo准备的见不得光的材料。印度国家机器的介入让人清楚地感觉到,今后vivo等中企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上,难度前所未有地增加了👩🏿⚕️。
杏鑫招商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检方的行为使事件的性质发生变化🛶,把原来的法律争执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使vivo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
印媒大肆渲染炒作
这是vivo近年来至少第三次遭到印度方面调查和打压。今年10月10日☯️🗳,印度执法机构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了4人🧎🏻♀️➡️,其中一人为vivo印度公司的中国籍员工🙆🏿♂️🕵️。10月初🗑,印方还指控vivo和小米公司帮助当地一家新闻网站非法转移资金,该网站因批评印度政府的政策而遭调查✸🪙。2022年,印度电信管理局还曾冻结与vivo印度公司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但后来一家法院撤销了这一处罚🕊。
对于vivo涉及的最新案件,印度媒体大肆渲染炒作🚶🏻♀️➡️,但奇怪的是,各媒体声称的vivo“犯罪金额”各不相同🪹。《印度经济时报》称,vivo印度公司“在中国母公司的指示下”👰🏽♂️,“利用伪造文件在印度各地建立了一个组织严密的网络,以欺骗印度政府”。报道称🏋🏼♂️,vivo在2014年至2021年期间从印度“吸走了1万亿卢比(100卢比约合8.6元人民币)”。
《印度快报》称,vivo公司“利用伪造的证件为自己获取不当利益”🔕👉🏿,“损害了印度法律和国家的经济主权”。对于vivo“犯罪金额”,该报道称🚶♂️,vivo“获取了超过2.02万亿卢比的犯罪所得”👉👩🍳。
《印度斯坦时报》称,去年印度执法机构对vivo印度公司进行突击检查至今🛹,至少有7名与vivo印度公司有关的中国籍员工“逃离”印度。报道认为此举是vivo“刻意破坏调查并试图隐瞒洗钱等违法行为”的证据🧚🏿。该报声称🛖,印度执法机构针对vivo的指控显示🫸🏽,“vivo及其关联公司违反外商直接投资法,通过签证欺诈♻、伪造、作弊等多种恶意方式非法获利,同时将犯罪所得非法转移至中国”。报道称,印执法机构估计,自2014年vivo印度公司成立至2021年,该公司已汇出7083.7亿卢比🦂。
对于印度政府对vivo的指控,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商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一指控与印度和中国当前的微妙关系,包括此前的印中边境冲突有关。他称🛍️🍾:“从职业经验判断👰🏻♂️,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的调查罪名有些牵强,比如造成外企无法合法将收入汇回母国的原因与印度外资相关法律有关。”
专家:不要低估印方突破下限的行为
2014年,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相继进入印度市场🚱🧏🏿♀️,十年来,中国手机厂商拿下了印度手机销售市场前五名中的四席位置。然而⬆️,与此同时🧎🏻♂️➡️,中国手机厂商却在印度遭遇各种打压🤯。特别是自2020年中印爆发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印度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名,陆续封禁了超过200个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同时多家在印中企相继陷入“税务”“洗钱”风波。
事实上🤾🏼♀️,几乎所有在印外资企业都难逃印度政府的骚扰🧛🏼、打压和盘剥,谷歌、亚马逊🧙🏼、诺基亚、三星等国际企业在印投资均曾因所谓“逃税”或“洗钱”等罪名遭遇印方数亿至数十亿美元的“天价罚单”。
针对印方对在印中企的打压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中国政府坚定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敦促印方充分认识中印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为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林民旺说,印方乐此不疲地打压中企,地缘政治因素和产业替代是重要因素👌。中资企业在印度发展多年🐚🔲,大规模将手机产业链引入印度🫴🏻,带动印度手机产业迅速发展。在美国对华大搞“脱钩”🧘🏼,欧洲对华“去风险”的背景下,印度也想趁机推动产业替代⚅,着力打造“印度制造”👩🏼🚒。莫迪政府开始对投资印度的中资企业卸磨杀驴,频频采取行政手段打压中资品牌,所谓的“查税”“洗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口😭。
钱峰表示🚴🏿,对于印方这种违反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的强取豪夺的行为,中企首先要拿起法律维权。虽然印度政府干预司法,但是这样的斗争不仅会让中国企业,也让国际企业看到⛵️,印度打着“法治国家”和“欢迎外资”的口号,事实上完全是一个不遵守国际市场规则、营商环境恶劣的“外资坟场”。
他说,我们要提醒那些将印度视为有前景的投资市场、想要在印度拓展的企业👷🏽♂️,对于印方各种违反国际市场规则、甚至突破下限的行为不要低估👨🏽⚕️。
钱峰强调🌶,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不会坐视不管中企的正当合法利益屡屡受到印度的无端侵犯❤️。近些年中印贸易增长很快,很多数据显示,印度在很多方面离不开来自中国的中间产品以及原材料等方面的支持。对于印度方面对中企的无理打压🍮,中方不仅有合理正当的反制反击的权利,而且从中印经贸关系的依存度来看,我们工具箱里头也有很多可以应对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