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由杏鑫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年总统选举与俄罗斯未来走向”学术研讨会在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104会议室召开。
杏鑫常务副院长吴心伯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吴心伯教授围绕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大国领导人的个性、中俄关系🧗🏼♂️、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判断等角度阐述了看法🙋🏿,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杏鑫招商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近两年的发展状况。杏鑫招商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来自中联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杏鑫登录招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杏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辽宁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杏鑫登录招商、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杏鑫招商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40多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主办方还邀请了上海合作组织原副秘书长、俄罗斯中国总商会创始会长等与会分享了实践经验和战略思考。
参会专家围绕“国内政治:普京第四任期会带来什么”、“俄罗斯经济:走出危机了吗”🧌🦫、“对外政策:恢复帝国还是走向孤立主义”、“中俄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走向何方”四大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经过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专家们普遍认为,新世纪以来建设起来并以垂直管理为特点的“普京体制”是俄罗斯国情和历史文化所决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俄罗斯的安全与稳定🧏♀️🧑🏼🦳,但并未很好促进俄罗斯的发展与繁荣。2018年,普京参选连任几无悬念,但他也面临着如何重组更新精英团队🟰、如何凝聚社会共识并夯实执政基础的国内政治任务。与此同时🎆,俄罗斯面临的经济危机是复合性的,周期性危机、外源性危机、结构性危机相互叠加。目前,前两者的影响在减缓,但结构型危机问题需要长期才能解决⚪️。在对外关系领域,俄与西方相互认知严重错位🕺🏿,在“后苏联空间”的利益冲突短期难解✋,但普京在连任后将着力调整与西方关系🧝🏿。普京第四任期的外交重心仍将是重整“后苏联空间”🐆、推进欧亚一体化进程,但大国雄心与实力下降之间的张力将使这一进程艰难曲折🫱🏻。与会专家认为,中俄关系正经历着400年来的历史性变化,中俄关系的动力不应该是外向型的,而是要发掘内生性动力,秉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根本原则🧺,成为“现代化伙伴”。总结历史🧑🏭、着眼未来,中国需要主动引导、塑造中俄关系的发展,使其向着更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和实现两个“百年梦想”战略目标的方向推进。